近日,在州人民医院儿科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一名身患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的2岁2月的危重患儿,在医护人员35天的全力抢救和精心呵护下,顺利康复出院。这是州内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抢救年龄最小的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患儿。
患儿小璨(化名),因“咳嗽、发热3天,加重伴胸痛、面色青紫1天,”在院外治疗,病情加重,转入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入院时:体温39.2℃,气喘明显、脉搏已不能扪及,血压测不出,精神萎靡、反应极差,心音低钝,四肢循环极差、冰凉。初步考虑诊断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脓毒性休克、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化脓性胸膜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凝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心、肺、肝、肾、凝血系统、内环境),病情极其危重。
接诊后,儿科副主任田伟、罗恩丹立即组织医护人员抢救,采取气管插管、镇痛镇静下有创呼吸机呼吸支持、扩容、强心、升压、抗感染等综合救治;但由于患儿感染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已合并MODS,休克情况好转下仍持续无尿,水钠潴留明显,为深层次清除毒物、改善水钠潴留等情况,决定为患儿施行连续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抢救治疗,在与家属沟通并同意后,血液净化组长邓俊杰立即组织团队紧急建立血管通路,争分夺秒为患儿进行CBP(CVVHDF),总治疗时长接近80小时,经CBP、呼吸支持、抗感染、升压、强心及对症等多种治疗手段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感染指标及各脏器功能、异常生化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并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经过35天的治疗后,顺利出院。
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田伟表示,儿童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危重,进展快,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儿科医护团队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精心调整治疗方案,从医疗护理到患者的营养摄入、睡眠状况都给予了全方位的关注,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生命。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又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是所有持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随着儿童重症医学的进步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的发展,CBP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儿童危重症的救治,已成为体外生命技术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主要用于重症肾衰患者、多脏器衰竭、严重创伤、感染、急性胰腺炎、中毒等危重病的救治。通过从体外输入大量的置换液,连续不断地将患者体内有害物质直接、快速清除,改善水钠潴留,提高危重症患者生存率。
州人民医院儿科在小儿危重症救治、小儿创伤急救、婴幼儿先心术后监护、多器官衰竭等领域技术力量雄厚,采用MDT模式,成功救治了众多儿科危重症患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潜心研究、开拓进取,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为黔西南州及周边地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7001746号-1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