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成立于2010年6月,15年的学科建设及发展,新生儿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论在环境设施、人才团队、新生儿诊疗及重症监护水平、科研教学水平均有巨大的提高,成为国家级新生儿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贵州省新生儿保健重点(特色)专科,黔西南州新生儿复苏模拟实训中心、新生儿医疗质控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肩负着全州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和转运,融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拥有一流的现代化监护治疗、急救仪器和一批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队伍,形成了新生儿早期保健—院前急救—危重症转运—重症监护—高危儿随访追踪的健康管理系统。引领黔西南州州、乃至全省新生儿诊疗及救治!
新生儿科具备高度先进性,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贵州省医院党建攻坚堡、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黔西南州青年文明号等殊荣。科主任荣获全国优秀住培基地主任、贵州省优秀围产医学工作者、黔西南州州管专家、百优医师;护士长荣获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优秀护理工作者、黔西南州《百优护士》!
新生儿科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综合实力较强,目前拥有医护人员65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8人;博士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硕士研究生3名;其中全国新生儿科专业学会常委1名、委员5名,贵州省新生儿科学专业常委1名、委员2名。新生儿科拥有国际、国内一流的设备(其中部分设备全球领先)。现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专科优势的学科,成为在国内、省内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生儿科团队。在危重新生儿监护、救治及新生儿保健方面有强大的人才团队及先进的技术保障。
作为全州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及新生儿医疗质控中心,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抢救设施:高端有创高频、常频、无创高频等多种模式集一体的进口呼吸机15台,无创呼吸机25台,危重新生儿转运设施(包括转运车、转运呼吸机、转运暖箱、监护仪、注射泵等)2套,亚低温治疗仪1台,床旁脑功能监测测仪(aEEG)2台,一氧化氮治疗仪1台,微量血气分析仪2部,空氧混合仪6部,T组合复苏器10部,自动充气式复苏器50部,有创血压监测仪2台,心电监护仪90台,婴儿培养箱38台(其中高端多功能婴儿培养箱6台),蓝光治疗箱22台、新生儿远红外辐射抢救仪28台(其中带T组合复苏功能辐射抢救仪12台)、微量推注泵30台、输液泵60台,静脉营养配制超净台1台,还配有床旁X光机、床旁B超机、床旁心电图机、新生儿心电除颤仪、眼底照相仪、听力测试仪,能满足危重新生儿救治的需求。
新生儿科环境优越,总占地面积约3000余平方,严格按照国家《新生儿病房建设和管理指南》的要求建设、布局及管理。目前已使用业务用房2000余平方,标准设置床位80张,实际开放床位达120张;病房分区合理,设有重症监护病区、极低出生早产儿病区、低出生早产儿病区、足月儿病区、感染病区、康复病区、母婴同室病区及多个配套功能室,还增设了高危儿随访门诊及专科技能培训室。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均到国内著名的医院进行新生儿专科进修及培训,成为合格的专科医师及专科护士,具有非常专业的新生儿诊疗、护理基础知识及重症监护水平。年收治病人约3000余人,抢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溶血症、极低出生早产儿、败血症、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化脓性脑膜炎、气胸、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危重症约1800余例。新生儿总存活率达96.0%。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达93.7%,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达70%,最低存活者体重为700g、胎龄25周。
新生儿科目前形成了5个亚专业方向,分别为呼吸、循环与危重症、早产儿与营养、神经与感染、消化与黄疸,具备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地位。目前开展的诊疗技术有33项:
1.新生儿复苏新技术临床应用
2.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
3.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
4.亚低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5.脑功能监测(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
6.新生儿常频及高频机械通气技术
7.新生儿无创高频等无创辅助通气技术(nHFO、SNIPPV、NIPPV、 BiPAP、CPAP、HFNC等)
8.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技术
9.枸橼酸咖啡因的临床应用
10.动态肺部超声监测及支气管灌洗术
11.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救治技术
12.新生儿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
13.脐静脉置管(UVC)在早产儿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14.新生儿肠外高静脉营养技术
15.危重新生儿液体疗法
16.微量床旁血气分析技术
17.新生儿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新技术
18.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
19.袋鼠式护理
20.新生儿抚触
21.新生儿口腔运动干预术
22.高危儿出院后随访管理
23.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评(NBNA)及早期干预技
24.0-1岁20项神经运动检测
25.肠液回灌技术
26.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
27.新生儿头颅磁共振检查
28.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技术
29.新生儿床旁头颅B超筛查
30新生儿床旁重症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31.hsPDA综合管理技术
32.全州危重新生儿转运体系及实施技术
33.新生儿科专科医生母婴同室查房综合管理技术
其中以下15项技术填补了黔西南州新生儿医疗救治技术空白:
新生儿复苏新技术临床应用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
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
脑功能监测(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
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
高危儿出院后随访信息化管理
新生儿高频机械通气技术
新生儿无创高频辅助通气技术
动态肺部超声监测及支气管灌洗术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救治技术
新生儿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新技术
新生儿肠液回灌技术
床旁重症超声在NICU 中诊断及操作中的运用
hsPDA综合管理技术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积极发展对外交流,成为香港儿童医健基金会及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黔西南新生儿救治综合项目》的合作及实施单位,在全州范围内培训全州产儿科新生儿复苏师资200余人,督导检查30余家医疗机构,降低了黔西南州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了全州人口素质。科室还举办了辐射到全州及全省的国家级、省、州级继教项目、援黔专家帮扶、远程医疗培训等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帮扶等,大大推动了黔西南州新生儿复苏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
科室在大力发展临床技术同时不断提升科研水平,近三年先后获得省卫健委科研立项研究1项,省卫健委联合科研重点项目立项1项、普通项目立项1项,州级科研立项研究15项,参加了国内新生儿疾病多中心研究项目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北大核心、统计源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15年的学习、进取、拼搏,国家级新生儿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的获得及三年的目标建设,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跨入高质量发展,建立了全国首家州级《新生儿复苏模拟实训中心》、全省首家州级新生儿科《高危儿出院后随访信息化管理门诊》、全州《危重新生儿全天候主动转运网络》,成为《贵州省新生儿保健重点特色专科》。引进全国新生儿界高层次人才,建立了博士工作站,使新生儿病房管理、危重新生儿救治医疗护理技术及临床科研、教学水平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在全州处于首位,在全省及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下一步二期病房扩建将使新生儿病房管理更优化、扩展更多的新业务,为“十四五”学科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新生儿科全体医护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护佑新生,为国家妇幼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7001746号-1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