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数千年来,中医在维护人民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67年,是黔西南州最早成立的中医科室。201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2016年顺利通过复审,2022年成为州级重点专科,2023年建立中西医旗舰合作科室。目前拥有医护人员29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4人,主任护理师1人,主管护理师6人,护理师8人。所有医师均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毕业硕士7人,在读硕士1人。开设有中医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国医堂)、肛肠专科门诊、针灸专科门诊、小儿推拿门诊、中医护理门诊、中医妇科特色门诊,中医病房床位设立40张。全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疑难杂症分会常务委员二名,贵州省中医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一名,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委员会常务委员一名。多年来中医科凭借其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逐渐发展成为集内、外、妇、儿、男科、肛肠、科灸、推拿、康复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的全科性质的临床科室。在临床中科室秉承“中医为本、特色发展”的宗旨,凭借医院先进的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配合科室拥有电针机、牵引机、直肠镜、肛肠综合检查治疗仪、熏蒸机等设备,充分发挥中医药多元化优势,运用中药煎服、外用(中药涂擦、中药塌渍、中药封包、中药热奄包、中药坐浴、中药直肠滴入等)、中成药针剂静滴,以及中医的多种特色疗法:针法(含电针、梅花针、普通针刺)等、灸法(含温针灸、雷火灸、艾灸、盒灸等)、火罐(含闪罐、走罐、药罐、留罐等)、推拿、放血、埋线、刮痧、穴位贴敷、小针刀、穴位注射、自血疗法、棍针、火熨术、物理治疗等治疗方法为广大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优质一系列特色服务,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我们将再接再厉,持续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积极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日益完善中医科工作,努力构建预防、保健、康复、养生、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新体系!中医诊疗:中医科是综合性科室,治疗病种广泛,有中医内科杂病、妇科、儿科、男科、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肾病、代谢病、胃肠疾病、外伤康复、风湿痹症、中医美容、“治未病”等,所有病种均根据病情联合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其综合治疗均具特色、疗效好。尤其对皮肤病(如急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过敏性紫癜、天疱疮、慢性湿疹、银屑病、过敏性皮炎等)、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膝关节病、风湿痹痛)、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结直肠炎)、神经系统疾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神经血管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脑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治疗疗效显著。积极做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建立多个中医旗舰科室合作,实现中医与西医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肛肠诊疗:科室汇聚数位经验丰富的肛肠专家,组建了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已成熟开展结直肠良性疾病(如:痔、瘘、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藏毛窦、会阴撕裂伤、便秘IBD(炎性肠病、结直肠息肉等)的诊治;成熟地开展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RPH(痔疮自动套扎术)、(PPH)痔上黏膜环切术、TST(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肛裂切除皮瓣移植、肛瘘切除、肛瘘挂线、复杂性肛瘘切除括约肌重建、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根治、急性坏死性肌筋膜清除术、直肠悬吊固定术等无痛肛肠手术。极大减轻患者术中术后痛苦,临床工作中结合中医诊治手段,引进 CM-ERAS理念,已建设成黔西南州地区首个肛肠病无痛病房,将传统中医的优势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加强中医药术后康复,在促进伤口愈合、缓解术后疼痛等方面效果显著,肛肠诊疗整体水平居黔西南前列。中医护理诊疗:中医护理门诊开展的特色护理技术近20余项:棍针拨筋疗法、火熨术、火龙罐、底轮灸、药陶罐、姜疗、耳穴贴压、督灸、拔火罐、平衡火罐、艾灸、雷火灸、葫芦灸、开天门、铜砭刮痧、温通刮痧、面部美容刮痧等。在风湿疾病、中医痹症、睡眠障碣、脾胃病、慢性腹泻、月经不调、痛经、治末病、中医美容等方面,配合中药内外合治,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