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技术前沿】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冠脉OCT“火眼金睛”辨隐患,冲击波球囊击碎“拦路虎”
作者: 宣传统战科 编辑: 聂招斌 一审: 欧阳嵩 聂招斌 王璟 陈虹烨 二审: 王皎 三审: 许荣荣 发布日期: 2024-04-08

近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开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及冲击波球囊技术,成功为2例复杂冠心病患者进行精准介入治疗。此项新技术的开展,标志着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应用高新科技正式开启精准介入诊断治疗时代。

微信图片_20240408081044.jpg

56岁的张叔叔,因劳累后频繁出现胸闷胸痛,被家人紧急送至我院治疗,经过冠脉造影发现前降支近段严重狭窄,为更加精准的判断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选择使用微创冠脉OCT进行进一步检查指导支架精准定位。根据OCT指导顺利于前降支植入一枚支架,在3D模式下清晰显示支架膨胀,贴壁情况良好,避免了单纯造影模式下导致的多支架长支架的植入,简化了手术过程。术后患者胸痛症状立即得到了改善,现已康复出院。


60岁的刘伯伯有多年高血压史,近一年来,他时常感觉心绞痛,到我院就诊,经冠脉OCT显示前降支重度狭窄并严重钙化,治疗过程中ivus(血管内超声)导管未能通过病变处,示前降支中断伴360度钙化且较深,这些包绕血管的钙化质就像禁锢在血管腔上的盔甲,使管壁变硬,顺应性降低,导致传统介入器械通过难度大,容易引发支架脱落、膨胀不全、纵向压缩,以及导丝断裂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立即予冲击波球囊振荡治疗,对血管内的钙化结构进行敲打,在不影响正常血管组织的情况下将钙化结构碎裂,从而打开血管紧箍咒,使血管扩张开,为后续的支架植入和充分扩张提供条件。经过治疗,复查ivus见钙化环已打开,深度钙化松动,病变狭窄明显缓解,顺利植入支架,管腔面积得到有效恢复,血流通畅,刘伯伯心绞痛缓解,一直萦绕心头的顽石落了地,顺利出院。



一般来说,当冠脉造影提示单支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超过75%时,建议进行支架置入。但这不是绝对的。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张泉分析,有些狭窄程度超过80%,但斑块性质稳定,不一定要放支架;有些狭窄程度不到70%,但斑块性质不稳定,可能也需放支架。这就需要冠脉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进行协助治疗。

当前,冠心病精准评估和规范化治疗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实践和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张泉副院长、陈九霖副主任的带领下迅速发展,在心血管各类疾病介入治疗上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本次成功开展冠状动脉OCT及冲击波球囊技术,标志着医院冠脉介入诊疗在精细化诊疗方面更进一层,随着OCT技术的不断推广,其细致评估的优势,将造福更多患者。

 

什么是冠脉OCT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近十年迅 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像技术,它利用近红外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几次散射信号,通过扫描,可得到生物组织二维或三维结构图像。OCT 检测时,将一条头端带有光学透镜的成像导管通过指引导丝送至血管靶病变或支架远端,通过高速旋转回撤,不到3秒钟就可以清晰呈现血管腔内的结构和斑块性质,为冠脉的介入治疗带来更为精准细致的指导。

为什么要用OCT

冠脉介入手术快速发展,单纯冠脉造影指导PCI手术存在很多局限性。OCT可以提供血管内壁及斑块的直接影像信息,是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补充。

OCT检查的优势

1图像分辨率(10μm)更高,能够准确判断斑块形态和性质,确定支架落脚点和尺寸。

2ACR 冠脉造影融合,造影图像与OCT图像能够同步定位病变位置,精准指导支架植入。

3)具有3D导航模式:分叉模式和嵴视角,精准定位导丝穿支架网眼位置。让血管内场景和支架都栩栩如生,能够帮助医生术中快速掌握血管内情况。3D重建在分叉病变中能够识别导丝rewire的支架网眼位置是否正确。

冲击波球囊

冲击波球囊是由冠脉内冲击波能量设备及一次性使用冠脉冲击波导管组成,通过球囊低压扩张,向病变发射非聚集、低能量、脉冲式冲击波,碎裂血管内钙化病变,改善血管顺应性,以便后续的支架植入和释放。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黔ICP备17001746号-1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43号

医院地址: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桔山街道办事处城市中心B6路侧

智慧医院公众号

州医院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小程序

预约挂号

专家介绍

科室介绍

就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