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种由“花蚊子”(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传播的传染病——**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在我国多地出现,广东、北京等地已报告病例,引发公众关注。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感染病学专家提醒,夏季蚊虫活跃,蚊媒传染病风险升高,广大市民需提高警惕,做好科学防护。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主要通过白纹伊蚊(花蚊子)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该病毒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口流动增加,传播范围有所扩大。
主要症状:
突发高热(38℃以上)
剧烈关节疼痛 (常见于手指、腕部、膝盖等小关节,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皮疹(斑丘疹,多出现在躯干和四肢)
头痛、恶心、呕吐、结膜充血等
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约1-2周可自愈,但少数人可能出现持续性关节疼痛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脑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不会人传人),偶见母婴传播或血液传播
二、贵州常见的传播疾病蚊子有哪些?
白纹伊蚊(花蚊子) ——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
白腹丛蚊 ——传播班氏丝虫病
三带喙库蚊 ——传播乙型脑炎
中华按蚊 ——传播疟疾、马来丝虫病
因此,防蚊不仅是防“花蚊子”,还要警惕其他蚊媒传染病!
三、如何有效防蚊?
(1)消灭蚊虫孳生地——无积水,无蚊子!
蚊子的幼虫(孑孓)必须在水中生长,因此清理积水 是防蚊的关键:
✅ 室内检查:
饮水机托盘、泡菜坛沿积水
水培植物(如富贵竹、绿萝)的容器
花盆托盘、鱼缸换水不及时
卫生间地漏、阳台蓄水盆
✅ 室外检查:
废弃轮胎、瓶罐、废旧容器
屋檐排水槽、露天水桶
树洞、竹筒等天然积水处
建议:每周清理1次家中及周边积水!
(2)室内防蚊措施
物理防护:
蚊帐 (最安全,尤其适合婴幼儿)
纱窗、纱门 (防止蚊子进入室内)
电蚊拍 (快速灭蚊)
化学防护:
蚊香、电蚊香液 (含除虫菊酯 ,正规品牌即可)
杀虫喷雾 (喷洒后通风,避免直接吸入)
(3)户外防蚊措施
蚊子活跃高峰时段:
早晚(7-9点、17-19点) ,尽量避免在此时段长时间户外停留。
穿着建议:
穿浅色长袖衣裤 (深色衣物更招蚊子)
喷涂驱蚊剂 (选择含以下有效成分的产品):
❗ 重要提醒:
驱蚊液不要直接喷脸 ,应先喷在手上,再轻拍面部。
婴幼儿慎用驱蚊产品 ,建议使用蚊帐、物理防蚊为主。
如出现皮肤过敏 ,立即停用并清洗。
四、怀疑感染基孔肯雅热怎么办?
如果被蚊子叮咬后出现:
⚠ 持续高热(>38℃) + 关节剧痛 + 皮疹
请立即就医 !目前尚无特效药,但早期对症治疗(如退烧、止痛)可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
五、总结:科学防蚊,健康无忧
1️⃣ 清积水 ——杜绝蚊子繁殖
2️⃣ 物理防蚊 ——蚊帐、纱窗最安全
3️⃣ 化学驱蚊 ——选择合适驱蚊剂
4️⃣ 外出防护 ——长袖+驱蚊液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提醒您:夏季蚊虫活跃,防蚊不仅是防“痒”,更是防“病”! 做好防护,远离蚊媒传染病,健康过夏天!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7001746号-1 黔ICP备17001746号-9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