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微创突破 引领前沿】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两项高难度腹腔镜疝修补术成功实现全州零的突破
作者: 胃肠腹壁疝外科 周大寓 编辑: 王璟 一审: 王璟 二审: 王皎 三审: 许荣荣 发布日期: 2025-08-19

微信图片_20250819082125.jpg

近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胃肠腹壁疝外科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周太成博士团队马宁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开展两项高难度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四位一体修补+胃底折叠术(Nissen/Dor)”和 “腹腔镜下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杂交手术+立体缝合)”,实现全州零的突破,标志着我院在复杂疝与腹壁外科领域迈入“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的新阶段,为州内及周边地区患者带来更先进、更安全的手术选择。

技术突破:

微创精准修复,攻克复杂疝病难题

手术一: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四位一体修补+胃底折叠术(Nissen/Dor)

食管裂孔疝是胃通过膈肌裂孔进入胸腔的疾病,常伴随严重反酸、胸痛、吞咽困难,甚至增加食管癌变风险。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而常规腹腔镜手术对技术要求极高。

我院团队采用“四位一体修补法”(裂孔紧缩+膈肌脚加固+胃底折叠+补片加强),结合Nissen(360°全胃底折叠)或Dor(180°部分折叠)术式,实现精准修复+抗反流功能重建。

微信图片_20250819082128.jpg

技术亮点:

 高清腹腔镜精准操作,减少复发风险

个体化选择折叠方式(Nissen/Dor)

仅5个0.5-1.2cm小切口,术后恢复快

首例病例:60岁的张叔叔(化名)长期饱受反酸、胸痛折磨,无法平卧睡觉。经我院团队行Nissen胃底折叠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术后3天即可进食流质。

手术二:腹腔镜下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杂交手术+立体缝合)

巨大腹壁切口疝(疝环直径>10cm)传统治疗难度大,易复发。我院创新采用“杂交手术”(小切口松解粘连+腹腔镜微创修补),结合“立体缝合”技术,确保补片牢固固定,恢复腹壁完整性。

技术亮点:

杂交手术降低风险,避免腹腔镜下盲目分离损伤肠管

多层立体缝合+防粘连补片,减少复发

术后恢复快,2天可进食流质

首例病例:28岁的小绍(化名)因胰腺炎术后形成巨大切口疝(20×10cm),严重影响生活。经杂交修补术后,腹胀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天恢复饮食。

微信图片_20250819082131.jpg

专家团队助力,微创技术再升级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得益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周太成博士团队马宁教授的指导,以及我院胃肠腹壁疝外科团队的协作攻坚。未来,我院将继续推进疝与腹壁外科的微创化、精准化治疗,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先进技术。

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黔ICP备17001746号-1 黔ICP备17001746号-9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43号

医院地址: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桔山新区桔康路(B6路)侧。

州医院微信生活号

州医院微信公众号

州医院支付宝生活号

预约挂号

专家介绍

科室介绍

就医服务